动态列表
是指在轮廓控制系统中,根据给定的进给速度和轮廓线形的要求等“有限信息”,在已知数据点之间插入中间点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插补方法。插补的实质就是数据点的“密化”。插补的结果是输出运动轨迹的中间坐标值,机床伺服驱动系统根据这些坐标值控制各坐标轴协调运...
数控机床插补指令有几种?速度代码有几种?有关坐标系的指令有几种? 插补功能G代码:(1)定位(快速)指令(G00):程序格式为:G00 X_ Y_ Z_;(2)单方向定位指令(G60):其指令格式为:G60 X_ Y_ Z_;(3)直线插补指令(G01):程序格式为:G01 X_ Y_ Z_ F_;(4)圆弧插补指令(G02、G03):程序格式为: (5)螺旋线插补指令:...
如何控制刀具或工件的运动是机床数字控制的核心问题。要走出平面曲线运动轨迹需要两个运动坐标的协调运动,要走出空间曲线运动轨迹则要求三个或三个以上运动坐标的协调运动。运动控制不仅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同时还要控制运动的速度。直线和圆弧是构成工...
数控系统中完成插补运算工作的装置或程序称为插补器,根据插补器的不同结构,可分为硬件插补器、软件插补器及软、硬件结合插补器三种类型。早期的NC数控系统使用硬件插补器,它由逻辑电路组成,特点是运算速度快,但灵活性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CNC数控系统多采用...
插补技术是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要解决控制刀具或工件运动轨迹的问题。在数控机床中,刀具或工件能够移动的最小位移量叫机床的脉冲当量或最小分辨率。刀具或工件是一步一步移动的,移动轨迹是由一个个小线段构成的折线,而不是光滑的曲线...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为例说明插补的具体过程。1.插补原理逐点比较法又称区域判断法或代数运算法、醉步法。其基本原理是:每走一步都要将加工点的瞬时坐标与规定的图形轨迹相比较,判断一下偏差,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走向。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运算直观,插补误差小于一个...
零件程序经过译码、刀补计算和速度计算后,紧接着就是插补和位控,其中插补是数控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数控加工程序中,一般都已知运动轨迹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轨迹的曲线方程。另外,还要根据机床参数和工艺要求给出刀具长度、刀具半径和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
答:插补是在组成轨迹的直线段或曲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按一定的算法进行数据点的密化工作,以确定一些中间点。逐点比较法是以区域判别为特征,每走一步都要将加工点的瞬时坐标与相应给定的图形上的点相比较,判别一下偏差,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点走到...
和直线接直线时一样,圆弧接圆弧时转接类型的区分也可以通过相接两圆的起点和终点半径矢量的夹角的大小来判别。但是,为了分析方便,往往将圆弧等效于直线处理。 在图2-54中,当编程轨迹为 接 时, 和 分别为起点和终点的半径矢量,若为G41左刀具补偿, 角将仍为∠G...
和直线接直线时一样,圆弧接圆弧时转接类型的区分也可以通过相接两圆的起点和终点半径矢量的夹角的大小来判别。但是,为了分析方便,往往将圆弧等效于直线处理。在图2-54中,当编程轨迹为 接 时, 和 分别为起点和终点的半径矢量,若为G41左刀具补偿, 角将仍为∠GAF...
图2-52是直线与直线相交,进行左刀具补偿的情况。图中编程轨迹为OA→AF。在图2-52(a)、(b)中,AB和AD为刀具半径。对应于编程轨迹OA和AF,刀具中心轨迹JB与DK将在C点相交。这样,相对于OA与AF来说,将缩短CB与DC的长度。因此称这种转接为缩短型转接。在图2-52(d...
在CNC系统中,所能控制的最基本的轮廓线型是直线段和圆弧段。随着前后两段编程轨迹的连接方式不同,相应的转接方式有:直线与直线的转接;圆弧与圆弧的转接;直线与圆弧的转接。根据两段程序轨迹的矢量夹角α和刀具补偿方向的不同,又可以有以下几种转接过渡方式: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