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频道列表

如何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可以消除公差带位置的影响?

    普通会员

    编程爱好者创作者

    2年前-来自北京市 TA的动态

零件的许多尺寸标注有公差,且公差带的位置不可能一致,而数控程序一般按零件轮廓编制,即按零件的基本尺寸编制,忽略了公差带位置的影响。这样,即使数控机床的精度很高,加工出的零件也有可能不符合其尺寸公差要求。

图1

如图1所示零件,Ø40尺寸为基轴制,Ø35尺寸为基孔制过渡配合,Ø25尺寸为基孔制过盈配合,3个尺寸的公差带位置不同,如果编程仍按其基本尺寸Ø40、Ø35与Ø25,而不考虑公差带位置的影响,就可能使某个尺寸加工不符合要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2种:

1) 按基本尺寸编程,用半径补偿考虑公差带位置 即仍然按零件基本尺寸计算和编程,使用同一车刀加工各处外圆,而在加工不同公差带位置的尺寸时,采用不同的刀具半径补偿值。用这种方法,要先知道刀尖圆弧半径(此零件加工轨迹与X轴、Z轴平行,可不必知道刀尖圆弧半径),所以使用不便,且只能适用于部分数控系统。

2) 改变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位置 即在保证零件极限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位置。一般按对称公差带调整,调整后的基本尺寸及公差如图2。编程时按调整后的基本尺寸进行,这样在精加工时用同一把车刀,相同的刀补值(本例加工轨迹与X轴、Z轴平行,可不刀补),就可保证加工精度。当然,如果零件最终还要精加工(如精磨),为保证磨削余量充裕,也可将基本尺寸稍稍加大(此时,公差带就不对称)。

图2


举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免责声明:数控信息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反对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